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子女抚养 >> 文章详情

离婚能要两个孩子吗?北京离婚起诉

发布时间:2025-08-19 09:35:26 浏览次数:

在面对离婚与子女抚养问题时,我们既要坚持法律原则,也要兼顾人情与现实。很多当事人在离婚程序中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离婚后能否要走两个孩子” —— 换言之,是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或共同抚养权的问题。下面我将以比较严谨的法律视角,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司法实践和可操作性的建议,逐条分析并回答这一问题,语言力求通俗但不失专业性。

一、基本法律框架:谁有权利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法律依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于2021年前后若干条款已由《民法典》替代,但有关婚姻家庭的规则现行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年颁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有关婚姻、收养、继承、未成年子女保护等条款;

人民法院关于处理离婚案件中涉及子女抚养问题的相关司法解释与指导性案例。

抚养权的基本原则

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优先原则:法律在处理抚养权问题时,首要考虑的是子女的利益和身心健康。

父母平等权利与义务原则: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既享有抚养、教育、监护的权利,也承担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

尊重子女适龄表达意愿:在司法实践中,年满一定年龄(通常在十几岁以上)的子女的真实意愿可能会被作为参考因素,但不决定终裁判。

二、离婚时“要走两个孩子”的可行性

理论上是可以的

法律并不禁止一方在离婚后要求或者取得两个孩子的抚养权。抚养权分配没有“每方一个孩子”的硬性规则,法官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将子女交付给某一方抚养,或采取共同抚养、分居抚养等方式。也就是说,当事人可以争取全部孩子由同一方抚养。

现实中法院如何判断

法院会综合审查以下因素:

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包括经济条件(收入、住房)、照顾孩子的时间与精力、教育文化程度、身心健康状况等;

子女的生活环境和稳定性:例如是否有利于子女的成长与教育,是否能提供相对稳定的居住、医疗、教育条件;

子女的年龄、性别及特殊需要:对于幼小孩子,母亲常被认为在哺乳、生活照料上更具优势(但非);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哪一方更能提供必要照料是重要考量;

父母的品行与监护责任:是否存在家庭暴力、虐待、赌博、吸毒、被剥夺或限制监护权等不利因素;

子女本人意愿(在可参考的年龄范围内):法官会考虑但不会完全依赖子女的主观意愿,目的是防止被动或受胁迫选择。

基于上述综合判断,法院可以认定全部子女由一方抚养;反之,也可能判决双方分享抚养或按人数组合分配(但后一种情形较少,通常以利于照顾和教育为主)。

常见情形与法院倾向

双方都具备良好抚养条件:法院可能判定共同抚养或根据对子女利益有利的方式分配;若一方坚持全部抚养且能证明更有利于孩子成长,法院可能支持。

一方抚养能力明显较强或另一方存在不利情形:法院更可能将全部子女判给有利条件的一方。

父母感情破裂但为照顾孩子需要:有时法院会判定孩子随主要生活照顾一方生活,另一方承担探视权与抚养费义务。

三、抚养权分配的常见形式与法律效果

主要抚养权与探视权

将孩子判给一方主要生活、教育与照料,该方为实际抚养人;另一方拥有探视权并需支付抚养费(如果双方经济不对等)。

探视权的安排可灵活规定:固定探视时间、节假日轮换、通讯联系等;若探视权被阻碍,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向公安机关投诉。

共同抚养

双方在抚养教育上共同承担责任与决策,孩子可能在双方间往返生活,或主要随一方生活但重要决定需双方共同商议。

共同抚养在父母双方能保持相对合作的情况下适用,但若父母对立严重,共同抚养容易导致孩子处于两难的家庭冲突中心,不一定被法院采纳。

分配不同孩子给不同父母

在有多个子女的情况下,法院可能基于实际照顾能力与孩子年龄、性别、需求等因素,决定将不同子女判给不同父母。这在有利于子女成长或现实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会发生,但并非常见的方式。

四、争取两个孩子的实务建议(如果你希望争取)

如果你希望在离婚后取得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应考虑并准备以下事项,以便在诉讼或协商中增强说服力:

收集并证明你具备更有利的抚养能力

提供稳定收入证明、住房证明、工作单位证明、社会保障或医保记录等;

能证明你具有照顾幼小孩子的时间与条件(例如能够请假、弹性工作、亲属协助等);

如果有照顾孩子的经验(例如主要承担日常照料、教育安排),尽量提供相关证据或证人(亲属、邻居、保健医生等)的证明。

关注孩子的实际需求与成长利益

根据孩子年龄、教育、医疗需要提出合理的抚养计划(包括就学安排、医疗保障、心理关怀等),并在诉讼材料中以书面形式提出具体方案;

如果孩子有特殊需要(疾病、心理问题、残疾等),提供医疗诊断、康复计划、现有照料证明,证明你能提供更合适的照顾。

留存对方不利的证据(若存在)

若对方有家庭暴力、吸毒、赌博、长期不在家、虐待或严重不良嗜好等情况,应保留相应证据(报警记录、医院记录、证人证言、短信息、录音录像等),这些可以对法院判断产生重要影响。

注意证据获取需合法,不可违法侵害隐私或采取非法手段。

尊重孩子意愿,避免激化冲突

尽量在保障孩子利益的前提下与对方协商,达成抚养安排既省时又避免长期敌对;

若必须诉讼,关注孩子的感受,避免在孩子面前相互指责或利用孩子作为筹码。

五、关于抚养费与探视的说明

抚养费义务

即便孩子归一方抚养,另一方仍有法定抚养费支付义务;抚养费数额一般依照当地生活水平、父母收入情况、孩子实际需要来确定,法院会作出具体裁定。

抚养费通常持续至子女成年(18岁),但若子女成年后继续在校学习,且无法独立生活,抚养义务人仍可能继续承担抚养责任至其能自立为止。

探视权的保障

探视权是法定权利,非抚养方有权按照判决或协议与孩子保持联系。若抚养方无理阻碍探视,对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反之,探视过程中若存在对孩子不利的行为,抚养方可以申请限制或调整探视方式(例如陪同探视、缩短时间或通过第三方场所探视),法院会综合判断。

六、特殊情形

一方被剥夺或限制监护权

若一方存在严重侵害子女利益或不具备监护资格(如有家庭暴力、虐待、严重犯罪等),法院可在必要时剥夺或限制其监护权,这会直接影响抚养权归属。

代位抚养与第三人抚养

在极端情况下,如父母双方均不能抚养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社会福利机构可以申请抚养。法院以子女利益为原则选择合适的监护人或安置方式。

七、结论

离婚后“能要两个孩子”在法律上是允许的 —— 法院没有规定必须一人一个。是否能够把两个孩子都要到手,取决于法院基于未成年子女利益作出的综合判断:包括双方的抚养能力、生活与教育条件、子女的年龄与需求、父母的品行等具体因素。如果你希望争取两个孩子,应充分准备证据证明你对孩子成长更为有利,同时尽量以孩子利益为中心,优先考虑通过协商解决,必要时请求法院裁判。

八、律师建议

协商:若双方能友好协商,并签订抚养协议,经公证或提交法院确认后具有可执行力,通常比诉讼更省心,也更能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证据准备:提前整理财产、住房、工作、医疗及能证明对孩子照料的证据,并保留任何可能影响对方抚养资格的不利证据(在合法范围内)。

心理辅导:离婚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小觑,建议同时考虑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或说明,引导孩子适应家庭变动。

法律咨询:在诉讼前咨询婚姻家庭方面的专业律师,律师可以帮助评估胜算、拟定抚养计划、准备证据、协助谈判或代理诉讼。

离婚与子女抚养问题并非单纯的法律问题,它牵涉到情感、责任和孩子将来的成长。法律提供的是一个以子女利益为核心的衡量框架。若你正在面临类似问题,务必以孩子的成长为首要考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争取对孩子有利的安排;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既保护自己的权利,也维护孩子的未来。

在线律师LAW ONLINE
易轶
易轶首席律师
深耕婚姻家事法律服务行业十余年,亲办案件近千件。擅长离婚、继承、析产等各种婚姻家事诉讼及非诉业务,多次办理标的额巨大、社会影响巨大的大案、要案、名人案件。
胡梦蝶
胡梦蝶合伙人律师
深耕婚姻家事领域十余年,办案近千起。在婚姻、继承、家族财富传承、私人财富管理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擅于将诉讼经验与各类财富管理工具相结合,多次办理标的额巨大、涉及股权分割、家族财富传承,以及涉外、涉港澳台等跨地域、跨领域的疑难复杂案件,以其专业、独到的法律见解为客户赢得胜诉,深受客户好评。

免费客服热线:136-2118-3970(周一至周日9:00-18:00)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2号赛特大厦3层

版权所有: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 备案:京ICP备1901518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