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购买的房子(即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 或 离婚后购买 的房产)的归属和分割方式,需根据 购房时间、出资情况、登记情况、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等因素综合判断。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离婚期间(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子
如果房子是在 离婚冷静期、诉讼离婚过程中或尚未正式离婚时购买 的,通常仍属于 夫妻共同财产(除非有特殊约定或证据证明是一方个人财产)。
1. 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
购房资金来源:使用了 夫妻共同存款、收入(如工资、经营收益等)支付首付或还贷;
登记情况:房产证登记为 夫妻双方名字 或 一方名字但资金来源于共同财产;
购房时间:在 离婚手续完成前(未正式拿到离婚证或离婚判决生效前) 购买。
✅ 处理方式:
该房产仍属于 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需 协商分割或由法院判决,一般按以下方式处理:
双方协商:可以约定归一方所有,另一方获得补偿;或出售后分割售房款;
法院判决:若协商不成,法院会根据 出资比例、登记情况、居住需求 等因素判决,通常:
双方都想要房:可能判给更有利于居住的一方(如带孩子的一方),并补偿另一方;
双方都不要房:出售后平分售房款;
一方出资更多:可能按出资比例分割(如首付主要由一方支付)。
2. 可能属于一方个人财产的情况(较少见)
如果房子是:
用一方婚前个人财产全款购买(并能证明资金来源);
登记在一方名下,且双方书面约定为个人财产;
父母全额出资并明确赠与自己子女(有转账记录和赠与协议);
✅ 处理方式:
可能被认定为 个人财产,不参与离婚分割(但需有充分证据)。
二、离婚后购买的房子
如果房子是在 正式离婚后(已拿到离婚证或离婚判决生效) 购买的,则属于 购买方的个人财产,与原配偶无关。
1. 完全属于个人财产的情况
购房资金:使用 个人存款、婚前财产、离婚后个人收入 购买;
贷款:以 个人名义贷款,独自偿还;
登记:房产证 只写自己名字。
✅ 处理方式:
该房产 属于购房者个人所有,原配偶 无权分割。
2. 可能涉及共同财产的情况(需具体分析)
如果离婚后购房的资金部分来源于:
离婚时未分割的共同财产(如隐瞒的存款、理财等);
前配偶的资助或赠与(如前夫/妻转账帮忙付首付);
✅ 处理方式:
原配偶可能主张 部分权利,需提供资金来源证据,法院可能按 出资比例 或 赠与性质 判决。
三、离婚房产分割的常见方式
无论房子是婚前、婚内还是离婚后购买,离婚时处理方式通常包括:
协商分割(常见)
一方拿房,给另一方 折价款(按市场价评估);
双方都不要房,出售房产后平分售房款;
双方都想要房,法院可能判给 抚养孩子的一方、无房方或出资更多的一方。
法院判决分割(协商不成时)
按 出资比例(如谁付首付多、还贷多);
按 登记情况(房产证写谁名字);
按 居住需求(如带孩子的一方优先);
按 过错情况(如出轨方可能少分)。
房产归属+补偿
房子归一方,另一方获得 金钱补偿(如市场价的一半);
如果房贷未还清,通常由 房产归属方继续还贷,并补偿另一方。
四、特殊情况处理
1. 婚前买房,婚后共同还贷
房产归属:婚前首付部分属于个人财产,婚后还贷及增值部分属于共同财产;
分割方式:房子归登记方,补偿另一方 婚后还贷及增值部分的一半。
2. 父母出资购房
婚前父母出资:一般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个人财产);
婚后父母出资:若无明确约定,可能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共同财产)。
3. 离婚协议已约定房产归属
如果离婚时已在 离婚协议 或 法院调解书/判决书 中明确房产归属,按约定执行;
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五、建议操作步骤
确认购房时间(离婚前/离婚后?);
查清出资来源(谁出的钱?贷款谁还?);
查看房产证登记情况(写谁的名字?);
协商优先(能谈拢,避免诉讼);
协商不成则起诉(法院会根据证据判决);
必要时找律师(尤其是涉及大额房产、复杂出资情况时)。
免费客服热线:136-2118-3970(周一至周日9:00-18:00)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2号赛特大厦3层
版权所有: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 备案:京ICP备19015186号-2